134届广交会结束后至今,一个从未出现过的情况是多了很多新客人,要求OA/45甚至60日付款,信誓旦旦跟我们说可以走中信保,感觉是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坑等着我们去跳。在此发帖谨提醒各位外贸同行,务必小心再小心付款条件,千万别为了接单贸然接受新客人的这种付款方式!血泪教训!

以下是部分网友ABCDXXX们的回复。

A 主动说可以走中信保的可能是骗子

B 背调清楚先。是否会有这样一种可能:他们本来对“信保”有一定了解,善意提出我们认为有保障的第三方背书来促成订单。试想,山长水远来到广交会就是为了跟你说一句这样的话吗?

C 你的工厂产能就那些,所以要卖给值得的客人。

D 我们搭理都不搭理。要做OA等,要提供公司三年财务报表。还得是业内知名企业。

E 不能以偏概全,这话没毛病,但依然需要确认没被骗的迹象。

F 春交会“客户”就有出现过类似骗局,论坛里有人分享过,这种骗子也确实存在,只为骗而来。

G 一般买家,好不容易下一个单,广交会那么多供应商,要单的多了,还会那么看中某供应商,还为了打消这个供应商的过滤,“不要担心风险,你可以用中信保”,走一程扶一把?是不是在真的客户面前,比较客观的心理就是:“你供应商做不做是你自己的选择,我就要这个条件,有的是供应商接单”。

H 认同细心背调一说,这类假买家一般是假冒某真实存在的某海外公司,新注册公司名和这个老公司名极其类似,不然也过不了中信保一关;老公司可能本身也没官网的,新公司新注册官网。在中信保或供应商面前,俨然是一个老公司(部分外贸人只知道公司,却不知道去该国政府企业注册查询复核一下,同时看看类似公司名)+一个新网站(部分外贸人只知道网站,却不知道查询域名年龄)。

I 如果有遇到这类特征的,恭喜你遇到专业骗了;如果不是,那可能就是真的客户了,中信保如果接,可以一试。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