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震!美国再动坏心眼:中国船只每次进港,拟课以最高150万美元进港费。

根据航运咨询公司Linerlytica的数据,停靠美国港口的集装箱船中约有17%是中国制造的。《南华早报》还提到,2024年中国的造船完工量占全球总量的55.7%,也就是说全球交付的船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由中国船厂建造的。

“这意味着通过港口进入美国的大部分进口货物都将直接受到巨额罚款,因为这些额外费用可能会从承运人转嫁给托运人,并最终转嫁给进口商和出口商。 ”Linerlytica的报告写道,“美国试图遏制中国在航运领域的主导地位,但此举可能会适得其反。”

此举若实行,不仅打压中国造船业,也是变相对中国所有输美产品额外征收关税。

福克斯新闻网援引英国权威机构劳埃德船级社的一份报告也指出,这项提案将“大幅增加停靠美国港口的船只的成本”,这些成本会通过附加费、更高的运费或租船合同条款转嫁给美国进出口商和消费者。

劳埃德船级社的报告严厉警告称,这份针对中国海事、造船领域的提案“极具攻击性”,是迄今为止特朗普政府对船舶运营商最大的经济威胁。若提案获美国总统批准,将对美国所有航运领域的进出口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报告写道,“集装箱航运公司在每条美国航线中都会停靠多个港口,这将使费用成倍增加。比如,亚洲—美国东海岸的集装箱航线通常会停靠两到三个美国港口,相当于每条航线将多收费200万到300万美元。”

“去年,在美国港口停靠的商船中,中国建造的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轮和液化气船在各自类别中所占比例均达到两位数。”这份报告指出,如果这份提案最终实施,一些船舶运营商可能会考虑为中国建造的船舶成立一家独立的运营公司,同时使用另一家拥有非中国制造船舶的公司来处理美国港口停靠事宜,这将加速全球航运业分化。

关于使用美国船只的优惠待遇,劳埃德船级社也提出质疑:美国船厂自2017年以来就没有建造过任何一艘新油轮,1980年后更未造过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何谈大规模造船,甚至是缩短交付时间?

报告认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提议已经远远超出了工会最初的要求,可能会严重扰乱全球航运并推高成本。报告同时提到,这项提案可能会成为中美贸易谈判中的又一筹码。

“我希望公众辩论将避免这种疯狂的行为”,总部位于丹麦的航运咨询公司Vespucci Maritime的公司首席执行官延森(Lars Jensen)表示,对于集装箱船而言,这项提案将导致成本高出至少10倍,和关税一样,最终仍将由美国的进出口商和消费者为此买单。

世界航运理事会(WS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瑟夫·爱德华·克拉梅克早在去年5月也曾警告称,额外的港口费用将作为附加费转嫁给美国进出口商,可能将使业务和就业岗位转移到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港口。

他当时直言,“请愿者似乎将这笔费用视为一种筹集资金、振兴美国造船业的方法,就好像不是美国纳税人为此买单似的。”

无独有偶,Linerlytica在24日发布的最新报告还指出,尽管存在出口增长被抑制的风险,但鉴于中国造船业具有生产成本低和内需强劲的优势,中国造船业不太可能受到美方威胁的扰乱。买家需求更有可能转向韩国和日本等其他亚洲经济体,而非美国。

至于美国想在短期内振兴造船业也几乎是“天方夜谭”,美国造船业已经缺乏建造新一代大型集装箱船、油轮或散货船的能力,其在劳动力方面亦面临巨大挑战。Linerlytica评价称,“特朗普政府永无止境的心愿清单,只会危及全球供应链和投资者信心。”

2月23日,关于美国对我海事、物流、造船等领域宣布拟议限制措施,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表示,中方敦促美方尊重事实和多边规则,停止错误做法。中方将密切关注美方动向,并采取必要手段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发言人表示,2024年3月以来,中美双方已就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相关调查开展多轮沟通。中方反复申明对301调查看法,并提供中方立场非文件,要求美方回归理性客观,停止将美国内产业发展问题甩锅到中方头上。但遗憾的是,美方还是一意孤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此前美对华加征301关税已被世贸组织专家组裁定违反世贸规则,受到众多世贸组织成员反对。美方出于国内政治需要,滥用301调查手段,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进一步破坏。美方提出的征收港口费等拟议限制措施损人害己,不仅无法振兴美国造船业,反而会提高与美国相关航运路线运输成本,增加美国内通胀压力,降低美国商品全球竞争力,损害美国港口、码头运营商和工人的利益,美国内对此也有很大反对声音。有关国家和组织也对美方调查表示反对和不满。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