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最高加征38.1%的额外关税。欧盟委员会称,如果欧盟无法与中方通过谈判达成解决方案,征收临时关税的举措将从7月4日起生效。

欧盟委员会计划对比亚迪加征17.4%的关税,对吉利汽车加征20%的关税,并对上汽集团加征38.1%的关税。其他“配合调查的公司”将被加征21%的关税,“不配合调查的公司”将面临38.1%的关税。中国生产的特斯拉汽车可能适用于单独计算的关税税率。

目前,欧盟对所有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的关税。

欧盟委员会声称,去年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的反补贴调查发现,中国电动汽车价值链“受益于不公平的补贴”,大量相关产品以“人为压低的价格”涌入欧盟,对欧盟的电动汽车产业构成了“显而易见且迫在眉睫的损害威胁”。

欧盟委员会在声明中称,该机构已经联系中方,探讨反补贴调查结果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如果欧盟无法与中方达成解决方案,征收临时关税的举措将从7月4日起生效。在临时关税生效后的四个月内,欧盟将决定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永久性关税。

去年10月,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下手”,发起反补贴调查。但英国《金融时报》称,对于是否要加征关税,欧盟内部存在很大分歧。法国等一些欧盟国家支持调查,希望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更高的关税,以德国为代表的部分国家则反对这一举措。

欧盟官员透露,德国、瑞典和匈牙利都不赞成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德国政府还试图向冯德莱恩施加压力,要求其放弃反补贴调查。但一名消息人士表示,德国的游说并没有奏效。

德国智库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估计,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额外征收20%左右的关税,可能导致进口量减少四分之一。研究人员指出,欧洲电动汽车产量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缺口,但欧盟消费者可能面临更高的价格。

欧洲汽车制造商也对加征关税感到担忧,认为这可能损害汽车产业内以及全球供应链内的良性市场竞争。此前,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直言,欧盟此举堪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施文韬也警告称,“(中方针对欧盟)总会有某种报复”。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