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去尝试下,没有实操,没有话语权的。

值得提醒的是,管他是谁,这个大佬,那个大咖的,都不要去迷信……底层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简单粗暴。

国内大环境,讲究个短平快,混这么久,个人经验之谈,其实比较适合独立站,加上付费广告,一般就谷歌广告。

效果可以立竿见影。

钞能力嘛,你懂得。

传统的展会,有当然最好,如果公司有预算,多去国内外去露露脸,增加品牌曝光,是有潜在的机会的。别人不知道,反正我们有些很不错大客户,早期就是从展会过来的。

当然,目前也有,但已经不单单只是指望展会这种。

先按下不表,稍后展开来说。

至于上古时代的B2B平台,我还是以前的观念……放到这里,还是一样的道理,具体看公司,看具体产品,看具体老板,看具体操刀的那个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有意义,没有一条标准答案可以通吃。

具体到我们公司,我们产品,我这个人管理下,2b平台的效果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平台费差不多能赚回来……彻底否定掉,倒也不至于吧,少归少,曝光量再少也是个苍蝇腿,也是肉嘛……再不济,露个脸,偶尔来个询盘,赌的不就是某一天某一个大客户骑着他的七彩祥云……

嗯,有点玄学,对,你get到就可以了少侠。

但人生嘛,我总觉得,你不能指望某一个东西。你不能把平台的能力,当成你自己的能力。

你最好去为这样一些东西去努力,就是你想起来,哇塞,这个思路真是牛比死了,我真是天才。

软件的话,你大概讲的是批量拉一堆潜在客户出来,现在一般会整合什么AI什么的,甚至再把什么建站,客户管理,一起打包进去,主打一个大锅炖。

个人不太喜欢这种…… 但是免不了,一些土老板,可能会比较好这口,鼠标点点,刷刷刷,多壮观,瞧这数据,瞧这阵仗,多整齐呀……

几年前,某满的代理,给我们演示的时候,我只能配合老板说,嗯,嗯,嗯……

你说完全一无是处吧,好像也至于……但是,那感觉怎么描述呢?就好比,你百度以下,也会出来一些潜在的客户不是。

(其实,一个Google,你花些心思深挖下,也是可以开发到不错的客户的,看看我手下这个小助理,你的底子应该不会比她再差了吧?)

无非,换一个马甲,换个界面,看着好看些……

像一个穿着时尚的美女,在那些也比较关注内涵,关注个体综合实力的人眼里,可能就没法看了……

单一个华丽花哨,那是没法拿出来打的。丢到国际大舞台上,不锤你锤谁呢?

然后,回过头来,再来感叹:外贸业务员年龄越大越没有前途么?

当然,作为当时的心腹,私下里我了解到,老板选择掏这个钱的真正原因,倒不是图它效果咋滴……他只是觉得,可以借助他们的外贸资源,多些其他交流。

重点是,他觉得……额……

至于后来,这家依托某家b2b平台的服务公司,和它代理的这家公司撕的不可开交的破事,咱也没啥兴趣去关注了。

当然啊当然,钱多到根本花不完的话,浅尝下,也未尝不可……

成年人嘛,不纠结对错,是非……能搞钱,划算就可以试

简单又高效的找到国外客户,谁都想,如果这个工具真的能帮到你,那就给它机会尝试下,不要给自己太多束缚。

再说社交媒体,精力有限的话,一般就建议主打 linkedin 吧,毕竟里面基本都是商务人士,潜在机会还是很多的,起码非常非常相关。工业产品还是比较合适的,不然你跑去fashion,乐呵乐呵的那些个 tiktok,instagram,想干啥呢?

当然,话也不能说死……具体到具体的某个产品,具体的某个公司,具体的那个你,那你就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方,你去看tiktok上面,有多少个你业内的同行在上面活动…… 具体到我的产品,很少很少,少到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那我就会去想,我的那些上市公司的同行们,他们的marketing部门的老大的脑袋怕是保不住吧–如果这个平台是个非常好的获客的渠道的话。

前车之鉴…… 我不相信我们有那个实力,是那个幸运儿

或者准确得讲,我不相信,就目前的状况来讲,大概率我们不会成为那个幸运儿。除非我能回答:

凭什么?

回到我们前面按下没表的内容,或者说,整体的去回顾这个问题的话……渠道不是独立的,搞得非得你死我活,有我twitter在,就没你youtube的地儿,有你googd ads,我bing ads才不会和“同流合污”呢……

不是这样的。

更合理的mindset是什么呢?是合作呀,孩子!

尤其是现在大家都这么卷,如果还抱着单一渠道的,真的会迷茫,会不停的问自己:今年外贸形势怎么样?

让这些形形色色的渠道,去通力合作,像我们所倡导的那样,这个世界是容得下我们和某个大国的……我们不要狭隘的以为这是个囚徒困境,是在存量蛋糕里面抢来抢去……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子的,很多客户是多渠道去不断影响他,最终促成合作。这又不是某宝,狗冬买个小件,B2B的决策周期,要长的多……

起初,他可能是在 google 上面搜到过你们网站,恰好有点兴趣,或者无聊套个信息,给你们发个询盘,但对你们知之甚少,也没啥信任可言其实。

这是线上渠道。

一段时间以后,在某个国外的展会上,又见过你们的产品,但是没有跟你有过甚至正面的交流……

这是线下渠道。

再过一段时间,在他的终端客户那边,看到你们的产品……问起他们的客户,哦,这个牌子啊,用着还不错。

又是线下渠道。

回去冲浪,线上各种搜搜搜,进一步了解你们公司实力,最终整一个询盘给你们……

看,线下到线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收到询盘以后,这生意不就来了嘛…… 有一搭没一搭聊吧,mail聊熟了,whatsapp面个基,哇塞,小伙还挺帅……再不得劲,call个微信你侬我侬……

所谓条条大道通我家,只是可能它走的道有些多,一会国道,一会省道,一会羊肠小路,末了,走个水路。

OMG,终于找到你!

当然,有些可能是 linkedin 上看到你的某条动态,啊哟,你们这个看着不错,多少钱…… 运气好的话,没多久,你就收到客户的PO。

不过运气不爆棚,其实是常态……

等到客人某一天,冷不丁,给你的网站表单留个言balabala,这个list的东西,你们有吗?

后来你们聊熟了,他会讲,他在facebook上面看到你们的动态,你们公司那么多人,也挺活跃的,像个实力还不错的公司,正好最近他有个项目……

总结下,哪有什么最最最呀,能上的渠道都上,无非具体选择时,考虑你的精力时间,在要做取舍时,会有个优先级……

但说到底,劳资/ 老娘都要,主打一个通吃。

而背后真正影响我们的,或者我们赌成功的那个真正的东西,其实叫:概率

作者:Terry正飞

Leave a comment